top_wz.png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红色经典--名人风范

名人风范

“打响陕西文化品牌”系列报道之七 柳青精神的时代光芒

发布时间:2018-05-23 15:37:02 浏览次数:161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

d270e52813b74474b1d489d58d675fd2.png

5月21日上午,在柳青广场,不时有人前来参观,表达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和缅怀。

3789d1a0752f1f98dda05e991e02278d_img_167_588_217_178.jpg

位于柳青广场中央的柳青文学馆全面介绍了柳青的生平及创作历程,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

3789d1a0752f1f98dda05e991e02278d_img_372_595_289_227.jpg

5月2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皇甫村。图为从神禾原上俯视皇甫村。

记者 杨小玲 文/图



        76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著名作家柳青和他的代表作《创业史》是这些要求生动而鲜活的诠释。柳青精神也昭示了文学陕军后来的发展基调,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都是沿着他的足迹走上文坛的。柳青离开我们整整40年了,社会各界对他却从未淡忘过。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学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5月16日,在柳青逝世40周年之际,陕西省作协、省社科联等单位联合在西安召开了打造“中国文学第一村·柳青家园”座谈会,希望用创建“柳青家园”的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春风到处说柳青 
        出生于陕西吴堡的作家柳青是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陕西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小说《创业史》是中国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 
        这部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创业史》面世以来发行量逾百万册,在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读者中有极大的影响力,2017年还被教育部纳入中学生新课标选读书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过柳青,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高度赞扬了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又专门强调要鼓励文化工作者像柳青、杜鹏程那样走进人民、了解人民、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2006年以来,为了纪念这位作家,传承和弘扬柳青精神,陕西省在长安区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柳青广场,立起了柳青雕像,盖起了柳青文学馆,并成立了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了省级规格的柳青文学奖。陕西省上还计划打造“中国文学第一村·柳青家园”文化产业项目,以期让“中国文学第一村·柳青家园”成为陕西崭新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在2016年柳青百年诞辰之际,陕西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摄制纪录片《柳青在皇甫》并在央视播出、创作演出大型秦腔现代戏《柳青》、编辑出版《柳青评论文集》《柳青纪念文集》《柳青在长安》著作,将学习弘扬柳青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 
        在柳青的家乡吴堡县,近年来也建立了柳青文学馆和柳青图书馆,吴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光泽告诉记者,吴堡县拟利用柳青故里张家山镇寺沟村闲置的160孔窑洞建筑群做四项规划:一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柳青故居;二是建设中国首家窑洞里的文学馆;三是建设可谓是“陕西作家文库”的柳青书院,用10多个窑洞院落来展示陕西几代作家的1万多件著作、手稿、书信等资料;四是以窑洞民宿为基础,打造一个作家创作基地,以表示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和缅怀。 
        5月7日,陕西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联合召开了新时代文学陕军再进军工作座谈会,会议专门强调要大力弘扬柳青精神,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良创作传统,让“深扎”精神带动更多作家的创作,成为推动文学陕军再进军的动力源泉。 
        父老心中根千尺 
        柳青有句名言:“在生活里,学徒可以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成匠人。”柳青选定长安区王曲镇皇甫村为生活和写作的基地,他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倾情关注,为改变乡村命运无私奉献。他不仅是用笔去写作,更是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投入到改造乡村、改变中国农民面貌的社会实践中去。在现实中,他曾经帮助皇甫村购买从日本引进的稻谷良种;在作品中,梁生宝到外地买稻种,成为《创业史》和梁生宝形象的精彩之笔。柳青不仅心系中国农民,心系社会底层,而且是身体力行地与中国农民、与社会底层同甘苦,共命运,因此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爱戴。 
        皇甫村距西安市中心20公里左右,5月21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这个柳青曾经生活了14年的地方。这里如今还居住着40多户村民,年轻人都另盖房子搬走了,目前村子里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不愿搬迁的住户。说起柳青,这里的老人们记忆犹新。很多人至今仍记得,柳青到皇甫村的第一天,还穿着西装,留着“西式头”。第二天,就剃光了头,穿起了土布衫,和普通庄稼汉没有两样。在皇甫村生活的日子里,遇到婚丧嫁娶,他会仔细观察和记录当时的场景和人们的衣着、语言等,为自己的小说增加真实度和生活感。柳青在村里不仅是“百事问”,而且是“百事管”。有人问柳青:“你在县上是分管啥工作的?”他风趣地回答:“凡是群众要我管的事,我都管。”大家争相说着柳青的各种生活习惯和故事,在他们口中,柳青还是那个昨天在蛤蟆滩上散步的农村老头,仿佛从未离去一般。 
        在这里,记者还见到了73岁的刘田民,他就是《创业史》中才娃的原型,是小说中唯一还健在的人物原型。他和父亲刘远峰,也就是《创业史》中高增福的原型,“接力”为柳青义务守墓,已达40年之久。在刘田民守墓的33年里,他一直勤勤恳恳,只要有人来参观,他都会步行两公里,去给参观者开门、讲解。到了吃饭时间,他还会留参观者吃一顿农家饭。有时,刘田民也会招待外地的媒体记者或文学爱好者在自家小院里住几天,带他们在附近参观、讲解,让他们充分感受柳青当年的生活环境。没人参观的时候,刘田民会时不时利用空闲时间去墓地拔草、打扫卫生,将墓地收拾得干干净净。刘田民至今仍习惯地称柳青为“俺柳青伯”,他说:“俺柳青伯是个好人,他把大伙儿都当成自家人一样地掏心掏肺,能为他做点事,再苦再累也值!” 
        柳青精神:文学陕军前进的灯塔 
        柳青虽然离开我们已达40年之久,但他为陕西文学发展开拓了道路,对于今天的文学陕军再进军,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评论家邢小利认为,柳青在创作态度和方法上对于文学陕军有着三点启示。第一,他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与时代息息相关。柳青注重写正在发生的或刚刚发生的生活,从中观察、体验、感受、思考,提炼他要表现的情节和人物。一边生活一边创作,绝不闭门造车。第二,作家要沉下心创作。柳青认为“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看待一个作家、看待文学事业,要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不能急功近利。第三,柳青的一生都在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前进。他在晚年还不断读书、不断思考,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表示,柳青的语言艺术是直到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钻研的。文学作品是靠语言表达的,没有丰富的语言,就不会有丰富的内容。语言缺乏魅力,尖端的内容也会走风漏气。柳青小说的语言,不仅叙述、抒情和议论交融,而且句式的长短错落,以气引导,节奏相宜。有语法,而不拘于语法,遂自由、生动,氛围顿出。他创造性地打通了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他让叙述者钻进了叙述对象的心里,从而使叙述对象的思想、情绪及行动,都呈现出一种自我表现的浮雕般的直观。柳青如没有这种语言艺术,没有这种语言的魅力,就不可能有梁三、梁生宝、姚士杰和徐改霞这些人物,这是柳青作品的魅力,也是需要我们学习并发扬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今天我们重新认识柳青精神,不仅会更深刻地理解柳青,也将会对陕西文学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